針對營口地區遼河口海水水質特點,營口站從黃海水產研究所引進“黃育1號”脊尾白蝦親本,進行了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研究并取得了良好養殖效果。“黃育1號”是從2012年開始到2014年,經過連續6代的選育的脊尾白蝦新品種。在試驗過程中發現,脊尾白蝦“黃育1號”具有攝食能力強、耐鹽堿能力強、病害少、規格整齊、生長速度快等優良特性,說明了其對遼河口沿岸地區半咸水池塘水質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是一種前景廣闊的養殖新....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營口增殖實驗站海水蝦類規模化繁育創新團隊在凡納濱對蝦養殖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質優化調控、營養增強、病害防控技術體系,取得了高位池養殖和工廠化養殖雙豐收的佳績。2020年6月-10月,營口增殖實驗站在炮臺實驗基地和望海實驗基地分別開展凡納濱對蝦高位池養殖和工廠化養殖高產高效技術研究,養殖面積分別為2500平方米和2160平方米. 通過選擇黃海水產研究所選育的高抗...
2020年8月12日,營口增殖實驗站李耕站長與營口市水產研究所王連勇研究員等一行四人到盤錦曙光煉油廠地區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進行南美白對蝦淡水池塘養殖技術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下鄉聯合小組來到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池塘,就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技術與養殖戶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并現場采集了南美白對蝦健康個體及病害個體,進行觀查和檢測,針對養殖戶的技術需求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得到了養殖戶的積極響應。此次下鄉活動,從...
6月30日上午,營口增殖實驗站在營口市鲅魚圈區珍珠灣漁港完成了遼寧省牙鲆魚增殖放流任務,此次放流我站共投放5cm以上成活率高的優質牙鲆魚苗115萬余尾。放流過程中,營口漁政工作人員、營口市公證處工作人員對整個流程全程監督,并對牙鲆苗種質量,規格和放流數量進行現場驗收。
2020年5月至6月初,營口增殖實驗站海水蝦類規模化繁育技術創新團隊在炮臺實驗基地開展了南美白對蝦苗種規模化繁育工作。示范推廣苗種活力好、抵抗力強、成活率高,備受百姓好評,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熱烈場面,示范推廣苗種數量創歷史新高。近年,根據遼寧苗種需求情況,營口增殖實驗站每年示范推廣南美白對蝦苗種3000- 6000余萬尾,今年突破億尾,成功推廣1.13億尾苗種,其中P10規格8753.6萬尾,2-2.5cm規格2554.8萬尾。通過優質....
6月3日上午,營口市2020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營口市鲅魚圈區珍珠灣漁港正式啟動。營口增殖實驗站承擔海蜇增殖放流放流任務。此次營口增殖實驗站共投放12 mm以上健康優質海蜇苗1000萬頭,預計在6月10日左右還將投放12mm海蜇苗3175萬頭。這是營口增殖實驗站首次參加地方開展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在海蜇苗放流過程中,漁政工作人員對整個流程進行全程監督,并對海蜇苗種質量、規格以及放流數量進行現場驗收。漁業資源增殖....